7月29日上午,永利官网“青春探疆 筑梦天山”社会实践队赴新疆机场历史陈列馆、乌鲁木齐天山社区等地,探寻红色故事,共话民族团结文化。

实践队首站来到新疆机场历史陈列馆,开启了一场与新疆民航历史的对话。斑驳的老式导航设备、泛黄的手写航班记录本、褪色的职工工作证……一件件承载岁月印记的实物,将队员们带回了新疆民航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年代。“当时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,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天气里,工人们用拖拉机牵引石碾反复碾压积雪,以松树枝条为标记、煤油灯作照明,硬是在戈壁滩上开辟出了一条简易跑道。”解员指着场景复原模型介绍道。“这些展品让我真切感受到,新疆民航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创业史。”队员史岩岳指着展柜中的展品感慨道。从手摇电话到智能调度系统,从砂石跑道到4E级国际机场,变化的是技术装备,不变的是扎根边疆、服务各族群众的初心。



当天中午,实践队来到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迎宾路机场家属院,拜访曾参与渡江战役、抗美援朝,后任新疆民航第九飞行大队机长的93岁老党员、老战士高淑宸。老爷爷翻开旧报纸和相册,深情向队员们讲述与各族战友并肩作战的经历,每每讲到动情处便挺直微驼的脊背,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;回忆起军旅的生活,老爷爷铿锵唱起当年的军歌,队员们围坐身旁轻声应和、打拍子,歌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骤然明亮,仿佛变回当年手握钢枪的年轻战士。队员崔瑜珂感慨:“在爷爷沙哑却字字千钧的讲述中,我仿佛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,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也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顽强奋斗的精神,挺膺担当谱写时代新篇章!”


采访尾声,高老寄语青年:要珍惜时光,勤学善思、知行合一,要传承边疆建设者吃苦耐劳、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,为祖国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